今天语文考试的时候很早就把卷子做完了,然后就偷偷地看《喜宝》(1987年版的)。可能看了二十多页。有忽然觉得姜喜宝是个很聪明的女子,充满了智慧。
呵呵。亦舒的语言亦永远都是充满了智慧的。机智而且不动声色。充满了沧桑感。
我以为《喜宝》身上最深刻地体现了这种两难。失去父爱,从小在贫围中挣扎的喜宝,一生有三个最大的愿望:要很多很多的爱。如果没有,有很多很多钱也是好的。再有就是要一个健康的身体。其实,每个人的心中都存着这样的向往。今人不忍目睹的是,如此出色的女孩,最终却成了一个想爱但不知该爱谁、没钱会死、有钱更不幸的人。活着成为摆脱不了的黑洞。
亦舒的作品正是在这基础上,发掘出现代人的茫然、失落和先天的遗憾。
亦舒作品中所传达出的那种“沧桑感”,情窦初开的少女还难以体识,自以为阅尽人世的少妇无耐心去辨味,这些作品因此错失了一大批最该读它的人。
亦舒与琼瑶的差别恐怕不只是作家个人禀赋、气质的差异,象亦舒作品中人物的心态,非得要现代都市的生活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产生。不是那种蒸蒸日上的感觉,而是绚烂之后的情绪。也许对于香港作家来讲,早于六十年代也是写不出来的。